中國共產黨1948101日於北京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12月,國軍撤退至臺灣,開啟兩岸分治。兩岸分治後,除了實質上的軍事衝突,政治宣傳作為也十分活躍,尤以1978年鄧小平上台實施改革開放後,對於文化統戰作為不遺餘力,試圖導引觀眾對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兩場國軍及共軍共同參與之戰爭,提出歷史定義與見解,然在中國戰爭電影中呈現的劇情內容皆引起諸多爭議。反觀台灣軍事電影發展,多以軍教片為導向,引發社會共鳴的是成年男子當兵回憶,並非對國軍抗戰的歷史真相還原。雖然我國政府對於大陸地區電影進入臺灣地區發行採取嚴格的管制策略,但在開放兩岸探親、直航,以及網路資訊流通的快速發展下,要收視未在台上映的大陸電影實非難事,故管制陸區電影在台播映是否符合時代趨勢與人民的認可是值得探討的議題。抑或不論台灣政府、文化部或文化產業工作者可採取何種作為以因應當前中共對台文化統戰之策略與企圖。

由俄羅斯共產主義領袖列寧最早提出「統戰」一詞,係指「統一陣線作戰」,聯合社會上不同階層、不同勢力的作戰策略。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則於1939年「共產黨人」雜誌發刊詞上提出「統一戰線」係中共「三大法寶」之一。中共於1938年成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簡稱中共中央統戰部,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能是處理中國共產黨與非共產黨精英人士間的關係。中共試圖通過統戰部來確保相關團體或個人支持中共或可以為中共所用。

2008年元月份,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便在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以廈門構建祖國統一的前沿平台,除了致力直航、產業轉移、兩岸農業交流的工作之外,還有一點胡錦濤特別指出,就是要做好「台灣中南部人民的工作」,透過舉辦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閩南語歌曲大獎賽、元宵主題燈會、保生慈濟文化節等文化活動,豐富閩南文化內涵,其次是要辦好廈門衛視、閩南之聲廣播和廈門網,提高廈門在台灣的知名度,增強台灣民眾對祖國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另外也要組織南音、歌仔戲、高甲戲、小白鷺、愛樂樂團等藝術團體赴台演出,擴大閩南文化在台灣特別是台灣南部的影響力。」(邱莉莉,2008

綜觀上述,從中共設立中央統戰部門及對台的文化統戰行為,可以瞭解中共對台的文化統戰作為是具策略性,企圖使用非武力方式對臺進行統戰作為。「中共以各種文化名義,與台灣各界進行所謂的文化交流。2010年兩岸簽署ECFA之後,中共將對臺政策鎖定在文化交流上,而實質是要達成文化統一。」(董立文,2012

根據文化部發佈「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影節目廣播電視節目進入臺灣地區或在臺灣地區發行銷售製作播映展覽觀摩許可辦法」第二章第四條:「大陸地區出版品之內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許可進入臺灣地區: 一、宣揚共產主義或從事統戰者。 二、 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三、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 四、凸顯中共標誌者。但因內容需要,不在此限。」

對陸區電影管制依據「大陸地區影視節目得在臺灣地區發行映演播送之數量類別時數」規定:大陸地區電影片進入臺灣地區數量,每年以十部為限;其類別以愛情文藝、倫理親情、溫馨趣味、宮廷歷史、武俠傳奇、懸疑驚悚、冒險動作為主題者為限。 申請進入臺灣地區發行、映演大陸地區電影片者,應由電影片發行業提出申請,每次以一部為限。大陸地區電影片獲得法國坎城影展、義大利威尼斯影展、德國柏林影展、美國影藝學院獎競賽單元獎項或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者,不受前款第一項數量及類別之限制。

1993年台灣首次開放陸片來台,僅限於影展交流等非商業活動,到了1998年,才正式開放10部陸片在院線上映。2010年兩岸簽訂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其中「電影放映」項目,協議台灣每年開放10部陸片,大陸則取消台灣電影片進口的配額限制。2013年兩岸又依據ECFA簽署了服貿協議,協議台灣對陸片的配額增至15部,但隔年「太陽花學運」擋下服貿,配額仍維持10部。近5年來大陸電影市場爆量,2012年出現18部陸片爭取配額抽籤,2017年更暴增到45部,無法抽中前十名或未獲得影展特定獎項之作品,仍無法在台上映(項貽斐,2016)。

有關臺灣對陸區電影在台放映之管制其中涉及的不僅是文化議題,其實還包含了許多政治與經濟層面之議題,故本文不探討臺灣對於陸區電影的放映管制是否妥當,僅針對兩岸戰爭電影可能帶來之文化影響,探討中共戰爭電影對文化統戰之可能影響。

兩岸戰爭電影發展中,陳述共同時代背景之兩場戰爭,分別為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以抗日戰爭為題材之電影,中共自1965~2012年共48年間共製播13部電影,臺灣自1975~199521年間則製播6部電影。中共在抗日戰爭電影主要針對「南京大屠殺」乙事為題材,以抗日情節為出發點,尤以2007年前後南京大屠殺70週年為最,甚至找來美國團隊拍攝《南京》乙片。兩岸對於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始終有著不同的見解,然中國在相關電影的製作中,試圖建立起抗日戰爭「共軍沒有缺席」的立場,倘若共軍    將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塑造為「不抗日」、「自己人打自己人」,無疑是對這歷 史事件解讀上所欲創造之文化統戰。反觀國軍抗戰主題電影則主打英雄主義、先烈抗戰的英勇精神,如《八百壯士》中國軍死守四行倉庫及女童軍楊惠敏、《英烈千秋》張自忠將軍、《筧橋英烈傳》高志航烈士等,在當時抗日情節濃厚的時代背景下,或許對當時臺灣社會帶來一股振奮士氣的文化力量,但對於中共透過電影文化傳播的力量,試圖重新解釋歷史的企圖下,我國並無進行文化上的反駁。

對比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對於雙方的歷史地位甚至兩岸的敵我關係更為重要,但由於我方屬於戰敗方,對於歷史重現上有著較多的包袱與限制,唯文化具有將特定形象深植人心的效果,為提振我國國民自主意識或對於國家的認同,透過戰爭電影做出歷史解釋吾人仍認為是必須的。反觀共軍,近期推出《集結號》及《建國大業》兩部受到熱烈迴響的電影,主打感性訴求重現國共內戰的史實,《集結號》甚至在2008年金馬獎獲得六項提名與獲得兩座獎項,惟尚未獲得最佳導演獎或最佳劇情片獎,無法在台取得播映權。但實質上在Youtube網路平台上迄今已獲得180萬觀看人次,許多臺灣影評人也針對此部電影做出評論。姑且不論片中許多戰爭歷史真實的爭議,此影片造成臺灣民眾關注的事實已經不是對陸區電影管制所能制約的。佚名影評人孫立人的粉絲說:「老八路有《集結號》這部電影為他們發聲,而臺灣究竟要到何時才會有人認真看待那群已逐漸凋零的老兵?」道出電影文化影響人民對於重建軍隊歷史定位認真的影響,若不談文化統戰作為,亦可對於提升國人對軍人形象達到顯著的效果或支持軍人在歷史上所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在兩岸軍事電影的發展下,臺灣軍事電影類型主要傾向為軍教片(在臺灣因《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實施義務役,逐漸發展出以中華民國國軍「軍事教育」過程為題材的影片),就吾人看法,就歷史結果來看,國軍戰敗後撤退來臺,對於歷史的呈現或許較為不利,加上電影畢竟屬於商業行為,需要顧受眾使用與滿足,而發展出較能引起臺灣社會共鳴的軍教片。

反觀對岸,中共政府對於「文化統戰」的策略,不論希望對內獲得國民支持,或對外影響他人對中國共產黨之看法,都提出許多實質上策略性作為,例如在南京大屠殺70週年推出多部相關電影及隆重舉辦首映會;於建軍90週年推出《百團大戰》電影大肆宣傳。在「文化統戰」的作為不論是對內建構人民對共產黨抗戰史實的認知,或對外宣揚中共政權的歷史定位,都在軍事戰爭電影上顯現出積極的作為。

就電影製作機構來說,中共有隸屬於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的八一製片廠,主要從事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故事片的製作,同時也進行譯製片、科教片、電視劇(包括境外引進劇)及音像製品的製作。而臺灣則有中影公司,為國民黨經營的媒體事業,惟2005年起配合中華民國政府的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而民營化,無疑轉向商業模式的盈利事業經營策略。近期中影公司雖推出舊片重現的數位修復計畫,於網路影音平台重現早期多部軍教片,但在臺灣的電影產業發展中,仍然缺乏對於中共在抗戰歷史事件中的定位提出反駁。

臺灣近年雖有推出《想飛》、《沖天》等軍事電影,或許對於提升國軍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吾人認為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的歷史真相對於我國不論政治確立性或對國軍歷史地位都具有絕對的優勢,不應以戰敗國自居而讓國人忽略了這段歷史,甚至被共軍電影所影響。兩岸文化的交流固然是趨勢,但在保存自身文化或對於對岸「文化統戰」之策略應該有所反制。

參考文獻:
邱莉莉(2008)。〈統戰統到媽祖頭上〉,《自由評論網》。
項貽斐(2016)。〈金馬得獎片難上映 陸片配額開放聲浪漲〉,《鏡週刊》。

 

〈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影節目廣播電視節目進入臺灣地區或在臺灣地區發行銷售製作播映展覽觀摩許可辦法〉,《中華民國文化部》。

〈大陸地區影視節目得在臺灣地區發行映演播送之數量類別時數〉,《中華民國文化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謝P 的頭像
    謝P

    流行文化與軍事傳播

    謝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